初次預約心理治療的您,對於心理治療可能會有些疑惑,甚至感覺找朋友聊天訴苦就可以解決問題,但可能造成其他的困擾。
「去心理諮商是不是很奇怪?別人會用異樣眼光看待我嗎?」
「去跟一個心理師討論隱私,真的有用嗎?」
「每次心理諮商與療程,收費不便宜耶!找朋友聊不也一樣?」
我們整理了心理治療師於療程中可以幫助您的部分,如下:
“臨床心理師不會批判您”
所有人都有自己不為人知的過去,沒有什麼不妥。無論您過去發生了什麼事情,或者您在治療前做出了什麼決定,臨床心理師都會為您提供協助。我們的主要目標是改善您的生活品質,而非批判您的過往。
“臨床心理師會提出改善您生活的建議”
您生活中的某些問題,導致您當前情緒困擾或壓力反應。例如人際互動關係出現困難、無法擺脫過去不愉快的經驗、始終感覺自卑比不上他人。臨床心理師將幫助您,針對可以改善的生活領域部份提出建議。
“臨床心理師不會向您施加壓力”
臨床心理師師提供的建議,無須感到壓力,可依照自己的步調進行調整。當您採納臨床心理師的建議時,改變的初始階段可能會讓您感到不舒服,但最終確實會協助您變得更好。例如,您可能需要面對過去的負面經驗,重整思緒,調整生活步調。這是過程,剛開始會比較辛苦,但是努力完成後,就會幫助您感覺好多了。
“臨床心理師會提出目標性的問題”
心理治療是一種對話性的體驗,您的心理師師會傾聽您的訴說,但也會在過程中提出問題。其實每個問題背後都有其目的及用意,絕非隨便發問。目的在幫助您以不同的方式思考、體驗、感覺或啟發不同的情感。或者提供不同的視角,幫助您跳脫單一層面思維,來全方位觀察自我。
“臨床心理師沒辦法提供立即性的治療效果”
心理治療不同於藥物治療可立即見效,心理治療無法在當次治療後就看到成果,其實您才是影響治療成效的因素之一。就如同健身一般,您越積極參與訓練,才能有著強健的肌肉。而心理層面亦是如此,改變的動機愈高,愈積極調整自己的思緒,就越有可能看到心理鍛鍊所帶來的正向變化。
“臨床心理師會教您如何幫助自己”
心理治療中最重要的一課,是您如何幫助自己,主導權掌握在您手上,改變你學會面對生活上的問題及困擾,能找到更佳的解決方法,獲得自我照顧的技能。您的心理師會持續提供改變的方向與策略,但是您是改變生活的人。您需要一段時間的療程,建立幫助自己的方法與持續練習,即可重拾美好時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