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62歲的王太太,退休後因為生活缺乏重心,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家裡面,覺得體力和記憶力大不如前,心情上鬱鬱寡歡,甚至還被診斷出了恐慌症。因為對藥物的反應不好,所以改而尋求生理回饋治療的幫助。所幸經過4次的療程訓練,王太太恐慌發作的頻率已大幅改善,不再因為擔心不知道哪時找上自己的恐慌症狀而不敢出門了。
自律神經失調 & 情緒壓力調適
現代人面對長期身體不適的多種症狀,到處求醫檢查卻找不出具體病因。其實是面對壓力源所產生的焦慮緊張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失眠、嗜睡、肌肉酸痛、心悸、頭痛、胃口不好、四肢顫抖….等症狀。
『心理師,我每天都感覺肩頸肌肉酸痛,復健都沒效果,沒有一天睡好。』
『心理師,不知道是不是我心臟有問題,有時感覺心跳異常快,很不舒服快昏倒或喘不過氣來。』
『心理師,我常常感覺排便不順,壓力很大。但是緊張時,又會猛跑廁所。』
何謂生理回饋儀
生理回饋是透過生理回饋儀,測量身體生理變化並收集生理訊號,如心跳、體表溫度、肌肉緊繃程度、皮膚導電度、血壓、腦波、呼吸速率、末稍血液流量….等訊息,並透過圖像、數值、聲音的方式,將這些訊號回饋給受測者。
心理師可以藉由生理回饋儀,透過學習與放鬆訓練,協助患者降低緊繃程度,感受自我情緒與生理狀態之間的相互影響,讓受測者學會控制並調適潛在的心理壓力。
Scroll to Top